“非接触”支付显防疫优势 数字人民币助力“安全”冬奥
2月4日晚,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举行。在“鸟巢”,除了精彩的开幕式本身,数字人民币展台也成为最抢眼最“吸睛”的去处。
在特许商品零售店、餐饮等消费场所的“轻松一扫”,不少消费者也迎来了自己的数字人民币支付“初体验”。
用数字人民币支付,正是本次冬奥会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介绍,冬奥会期间,境内外消费者可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应用程序(App),也可以兑换数字人民币硬钱包。其中,硬钱包包括卡式硬钱包、手环硬钱包等形态,可匿名获取、使用,既安全、便捷,又充分保护个人隐私,充分满足用户小额、匿名支付需求。
与冬奥特色场景深度融合 非接触支付优势明显
限于冬奥品牌权益方面的规定,在本次冬奥会期间,冬奥场馆内支持使用Visa和现金(包括实物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)进行支付。值得注意的是,Visa是奥运会和残奥会官方指定独家支付服务提供商,而数字人民币是主权货币,具有法偿性,不受相关限制,也可在红线内使用。
按照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安排,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试点将重点聚焦冬奥安保红线内区域,以保障和便利境内外消费者支付选择为主要目标。
“目前,中国银行已在北京、张家口地区打造4万多个受理场景,全面覆盖了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多元需求。”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、副董事长、行长刘金此前介绍,冬奥期间,境内外客户可以在冬奥区域内的中国银行网点、冬奥签约酒店办理硬钱包服务,在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家体验便捷支付。同时,在冬奥安保红线内所有的消费场景都有数字人民币服务。
对于习惯了移动支付的用户而言,使用数字人民币既可以省去携带实物人民币以及找零的不便,又能避免排队过久的烦恼。更重要的是,疫情期间,无论是实物人民币还是刷卡,都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收银员和付款者之间的接触,而数字人民币通过碰一碰、扫码付、网络购,可便捷实现非接触支付。这也是红线内可用的三种支付方式中唯一一个可以实现“隔窗非接”的支付方式,能够充分满足冬奥的防疫要求,助力安全奥运。
“消费者可通过中国银行网点、自助兑换机、定点酒店等渠道便捷地获取、开立数字人民币硬钱包。数字人民币软钱包服务通过数字人民币App提供,与用户惯用的移动支付体验非常相似。”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。境外来华人士根据自身需要,可以申领硬钱包,也可以在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后使用境外手机号直接注册并开立匿名四类钱包,用实物货币或外卡便捷兑换数字人民币,享受中国移动支付的便利。
“软硬钱包的结合,既保障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需求,这是科技冬奥的支付服务底线,也可以带来体验的提升。”业内人士评价。
“使用数字人民币App非常方便。”早已在闭环内上岗的记者和志愿者们不少都尝试了这一支付方式。一位志愿者惊喜地告诉记者,“只用手机号,不需要银行账户就能开设数字人民币钱包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她感慨道,从下载应用程序、注册、绑定银行卡,到最终开通账户,几分钟就能完成全步骤。
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,在匿名性方面,数字人民币采取“小额匿名,大额依法可溯”原则,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遵循“最少、必要”的原则。“数字人民币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,第四类钱包仅凭手机号码就可申请开立,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匿名性。”他解释说。
硬钱包首次正式面向公众发布 兼具安全与便利特点
在“鸟巢”,多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准备就绪。除了在特许商品零售店、餐饮等消费场所可以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外,在“鸟巢”的一层观众区服务台、二层观众区服务台和五层观众区服务台设有四个数字人民币服务台,观众可以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基本知识,并体验数字人民币的高效、便捷和安全。
在这些服务台中,记者看到了包括各式各样的硬钱包,冰芯雪环钱包、五色手环钱包、智能电子证钱包、虎年生肖钱包、钥匙坠钱包等琳琅满目。据介绍,冬奥会期间,境内外消费者可根据自身习惯及使用偏好自主选择手机App形式的数字人民币软钱包或不依托手机的卡式硬钱包或手环硬钱包。
“此前大家只能在各大展会上观赏数字人民币硬钱包,中国银行这次发行的冬奥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,是首次正式面向公众使用。”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。
“老人、小孩、外籍来华人士在使用智能手机不便的情况下,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,也能方便获取和使用数字人民币。”中国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《金融时报》记者。
其中,软钱包数字人民币App可在中国各主要应用市场下载获取。由于数字人民币的银行账户松耦特征,开立钱包不必然需要有银行账户,非常方便。如果消费者只是想做日常小额消费,仅需手机号即可开立任意运营机构的四类钱包。而硬件钱包方面,开立使用更是简单方便,消费者可通过中国银行网点、硬钱包自助兑换机、定点酒店等渠道便捷地获取、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。
在本次亮相的多个硬钱包中,有些极具冬奥特色。例如,冰芯、雪环钱包是首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产品,名称与冬(残)奥会吉祥物“冰墩墩”“雪容融”呼应,体现了冰与雪的运动元素。除了外形极具特色,更重要的是这些硬钱包能够极大为消费者提供便利。
与软钱包仅需手机号就能开设相比,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开立使用简单方便。消费者可通过中国银行网点、硬钱包自助兑换机、定点酒店等渠道便捷地获取、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。
前述中行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,硬钱包是数字人民币重要创新成果之一。他介绍了数字人民币的几大特点。例如,遵循“小额匿名、大额依法可溯”的原则,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,充分考虑现有电子支付体系下的业务风险特征及信息处理逻辑,满足公众对小额、匿名的支付服务需求。
“硬件钱包基于准账户形式记录数字人民币价值,可以不记名使用。”恒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霄凌对《金融时报》记者表示,这种方式兼具安全性和便捷性。她解释说,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建立关联关系,既可以方便用户,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。同时,硬件钱包基于国产安全芯片,国密算法具有高安全性,完全满足数字人民币支付的高安全性要求。
“贴一贴”让软硬钱包互联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了解到,在冬奥会期间,消费者购买的硬钱包也可在其他试点场合使用。
已下载数字人民币App的用户,如果购买了冬奥硬钱包,可便利地“贴一贴”,让软硬钱包“互联”,在手机上贴心管理硬件钱包,使硬件钱包更安全。“贴一贴”可以读取加载了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设备,打开手机NFC功能后,将硬件钱包与手机NFC区域保持紧贴,手机App即可读取硬件钱包信息。
“这样可以将硬钱包变为手机上数字人民币App的子钱包。”前述中行负责人告诉记者,此后,用户可使用App对硬钱包进行支付密码设置、充值、余额与交易明细查询、兑出等。这些硬钱包也可以长期使用。
在查询服务方面,消费者也可在中国银行支持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的终端查询余额,可在中国银行网点进行余额及交易明细查询,可通过已关联硬钱包的数字人民币App查询余额及交易明细。
“这些硬钱包也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多个场合。”该负责人介绍。例如,员工卡钱包就集门禁、考勤打卡和数字人民币于一体,适合上班人群,而公交卡钱包可实现一卡双应用,无需改造闸机和刷卡机即可乘坐地铁和公交。
徐霄凌也表示,期待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能够进一步拓展使用场景,与交通、社保、工商、税务等主要行业相结合。
中国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,中国银行这次独家承担红线内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服务,会积累更多的经验,之后将根据人民银行试点安排,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,进一步扩大试点应用场景覆盖面,不断优化数字人民币体系设计。
我也留言
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.